摘要:破局而生更低度电成本的独家之作DeepBlue 4.0 X系列组件,采用 n 型高效双面电池 Bycium+,量产效率>24.8%。 ...
从业绩上来看,主打182mm硅片的隆基股份和主推210mm尺寸的中环股份也要稍逊一筹。
几个月之后,与山东同样作为农业、光伏发展大省的河北省也开启了光伏用地核查,据光伏們了解,在通知下发之前,河北主要相关部门已经就光伏用地问题进行过讨论。按照这一文件,占用农用地的光伏电站,所有用地均按建设用地管理,即要求办理农用地转建设用地手续。
非农化、非粮化的政策导向是收紧的,原来种粮油作物的现在也要继续种植,之前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和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文件在今年9月22日就到期了,光伏用地有一刀切的趋势,一位深耕安徽光伏开发市场的资深人士告诉光伏們。这一问题也已得到了相关主管部门的关注,国家能源局相关领导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十四五期间要持续加强政策供给,力争进一步改进影响光伏等新能源发展的用地、电网接入等关键性要害性的堵点难点问题。但在农业发达的中东部省份,找地便成为光伏电站建设的首要任务,甚至成为项目进度的关键,而这一矛盾实际上从领跑者时代就已存在。建设光伏电站前后对比(上图为荒芜的农田,下图为光伏电站建成之后开展春耕)光伏电站用地政策应该实事求是,一般农田也有很多是农民不愿意去耕种或者不具备耕种条件的。在参与了多省新能源发展规划之后,某资深设计院人士认为,我国新能源发展的广阔空间仍然集中在中西部,东部地区的土地问题难解,与粮食安全相比,新能源发展的理由并没有那么充分。
光伏用的绝大多数都是农民不愿意种的荒地,稍微好用的土地农民都不舍得给别人种光伏,光伏也租不起。直到2017年,国土资源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支持光伏扶贫和规范光伏发电产业用地的意见》(国土资规[2017]8号)(以下简称8号文)。简单来说,如果在上述四个地区的组件使用的是来自中国地区的硅片,将可能会被追溯、被征税。
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都再海外拥有硅片到组件的一体化垂直产能,预计此次反规避所受的影响会较小。德克萨斯、加州、弗洛里达等装机量的增速尤其明显。美方希望中方的组件原材料---多晶硅不是来自中国的某个地区,因此需完整审核相关的文件,从而让进口产品过关。个别中国企业在今年一季度可能仅完成了预计对美出口的1/10。
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主席霍普也称,在太阳能价格不断攀升、项目延期和叫停现象不断增加时,这一错误的举措将对美国太阳能市场产生极大的破坏影响。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进入美国的组件需有明确的电池、硅片、多晶硅供应商等细节,以及可追溯性的声明等,从而保证美国海关等能获得更为详实的信息。
而这一次,美方的反规避调查,会在8月底进行初步裁定,并会追溯到立案公告日(4月1日)之后的所有进口产品。3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四年前依据所谓301调查结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两项行动将分别于今年7月6日、8月23日结束,这也意味着美方或取消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26%左右的税率3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四年前依据所谓301调查结果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两项行动将分别于今年7月6日、8月23日结束,这也意味着美方或取消对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26%左右的税率。如果多晶硅来自某个地区,你照样无法让光伏产品顺利出口到美国。
该协会在4月中旬的一份调查中也表示,200家光伏组件厂商中,有四分之三会推迟或取消光伏组件的交付,以规避美国对光伏组件的关税调查。而这一次,美方的反规避调查,会在8月底进行初步裁定,并会追溯到立案公告日(4月1日)之后的所有进口产品。中方(或中方子公司的)卖家需要确保入境的所有组件所赋文件,足够准确而清晰。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都再海外拥有硅片到组件的一体化垂直产能,预计此次反规避所受的影响会较小。
而美国市场的今年光伏装机量也将可能由于暂扣令、反规避调查等影响而出现大幅的下降(相比此前的预测)。个别中国企业在今年一季度可能仅完成了预计对美出口的1/10。
反规避调查阴霾袭来,兴旺的美国光伏市场将出现严重下滑了解海外出口的多位人士也谈到,接下来对中方企业和所有在美销售商、对美组件出口商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挑战,那就是来自美国商务部的反规避调查。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进入美国的组件需有明确的电池、硅片、多晶硅供应商等细节,以及可追溯性的声明等,从而保证美国海关等能获得更为详实的信息。
尽管美方将在今年7、8月间、结束四年前因301调查而开征的中国输美产品关税,但一度欣欣向荣的美国光伏市场对中方同行来说,2022年仍将有重大的变数。预计今年美国的光伏新增装机量会同比下降7%左右。因此这一调查致使中方在上述四个地区制造的电池组件等产品,部分暂停发售自美国。美国清洁能源协会的表态称,来自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及柬埔寨等四个国家的进口,占2022年预计美国安装的光伏组件的约80%。这个进程对中方企业来说相对缓慢。目前中国企业对于美国的这一反规避调查,做了多重准备:第一种方式,暂停向美出口是一种处理方法,也是最为简单直接的。
接受能源一号询问的多位贸易商强调,尽管8月份会取消301的关税,但发往美国的产品也要经历整整50天的运输时长,假设年底会有一点抢装,但无论如何,未必能实现此前预测的2022年全年美国高装机量的目标。不过2021年全年美国的光伏成本逆势上涨了18%左右。
多位贸易商也透露,中方企业也在与美国行业协会、海关、当地客户等做更多积极、有效的沟通,让美国客户能合规地来采购组件。同时,买卖双方也积极磋商,看看是否对之前已经签订的合同进行重签(如增加条款、彼此承担一些多余支出等),从而让中国企业未来可以保持正常对美出口。
大量组件滞留美国港口据了解,今年1月至今,被滞留在美国港口的中方企业(或子公司的)组件产品,主要原因是受到美国暂扣令(WRO)的要求。一位熟悉美国市场的中方光伏资深人士则表示,今年的美国光伏装机将可能从此前预测的30GW降至15GW。
美国去年组价价格飙涨,今年市场或下降由于产品供应的不足、贸易摩擦及相关法律条文的不够清晰等,无论是户用还是工商业、集中式光伏电站项目等都有成本的上涨,2021年组件价格上涨了18%。别忘了,中国的产品还需要有一个WRO的要求。仓储费则是由于组件并没有及时转出,需要租用港口里面的仓库而产生的费用。第四种方式,在海外地区物色新的资源,进行就地的硅片生产。
据了解,大量被滞留的组件产品目前在美方所批准的仓库里存着,并没有发到美国客户的手中,它们在等待美方的审核。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主席霍普也称,在太阳能价格不断攀升、项目延期和叫停现象不断增加时,这一错误的举措将对美国太阳能市场产生极大的破坏影响。
另一方面,一大部分的中国光伏企业且多数为一二线厂家,已暂停通过海外基地对美出口,从而等待反规避调查的进一步结论。这也是中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的后续。
能源一号近期从多位熟悉海外市场的光伏贸易界人士处了解到,目前中方企业(或子公司)发往美国的大量组件受到美国暂扣令的影响,已被滞留在美国港口,在排队等待美方的全面审核。第三种:一些公司在积极寻找合适的海外硅片合作伙伴,争取拿到海外产的硅片再加工,保证未来对美国的顺利出口。
美方希望中方的组件原材料---多晶硅不是来自中国的某个地区,因此需完整审核相关的文件,从而让进口产品过关。简单来说,如果在上述四个地区的组件使用的是来自中国地区的硅片,将可能会被追溯、被征税。2021年8月曾也有过类似的申请,但被驳回。2022年3月25日,经过Auxin Solar的申请,美国商务部(DOC)对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柬埔寨出口到美国的、使用中国的parts and components(零部件)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发起反规避调查。
由于这批进口组件无法交付到真正的美方客户手中,因此中方(或子公司)就需要缴纳堆存费和仓储费。调查后,将可能对上述国家的产品征收双反税。
据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1年美国光伏的新增装机量为23.6GW,比2020年增长了19%,创出历史新高。反规避的相关决定会冻结美国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对行业来说也将是一场灾难。
堆存费主要是指卖方或买方因为某种原因无法及时清关提货,而在港口堆放产品。咨询机构伍德麦肯兹的首席分析师Michelle Davis也在报告中指出,2021年美国光伏业遭遇的供应链危机将严重影响到2022年的新增装机量。